台灣有360多萬名高血壓病人,能有效控制的病人卻不到兩成。很大原因是應該吃藥的病人沒有依照處方服藥、沒有按時追蹤。並且,醫護人員沒有多花時間告訴病人遵照醫囑用藥以及調整生活形態,雙管齊下才是控制血壓最好方法。高血壓藥物種類繁多,該怎麼吃,仰賴醫師臨床經驗與病人配合。而調整生活形態,得靠病人自己「撩落去」,才能看到降血壓功效。別小看生活形態對血壓的影響。全球醫界遵循的最新版「高血壓治療準則」(JNC 7)強調,改變生活型態(Lifestyle Modifications),比如採用高血壓治療飲食DASH diet(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iet),治療效果媲美一顆降血壓藥。如果能多做幾項改變(見161頁「自然降血壓的方法」),不僅可以降低血壓,還能增加藥物療效、降低併發心血管病的風險。《康健》綜合JNC 7的建議、最新且有趣的新發現,提供8個自然降血壓招數。1早點回家根據《世界競爭力年報》調查,台灣人平均一年的工作時數高達2282小時,排名全球第一。《Cheers》雜誌「工作人工作量大調查」發現,將近30%的受訪者每週工作62小時以上,平均每天加班超過4小時。這些加班族要小心高血壓。美國加州大學調查了24205名加州居民發現,待在辦公室,每週工作超過41小時,你得高血壓的風險會增加15%;若每星期工作時數超過51小時,罹患高血壓危險性將增至17%,「超時工作很難找時間運動和吃健康食物,」研究主持人楊浩表示。◎怎麼辦:加班會成為習慣,儘可能在上班時間完成工作,電腦關機,早點回家。2多走路,即使5分鐘都好每天運動40分鐘,可以降低5%血壓(例如舒張壓可從140降到132mmHg)。擔心擠不出時間?沒關係,你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做滿40分鐘。最新研究顯示,一天中分次運動對降血壓的效果更好。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,分次運動對降血壓的成效維持得比較久。每天4次、每次健走10分鐘的受試者,血壓可維持穩定11小時,而每天1次、每次健走40分鐘的人可維持9小時。研究指出,每天多運動幾次,可鍛鍊動脈血管壁更有彈性且健康。◎怎麼辦:搭車通勤的上班族,提早一站下車;開車出門的,把車停遠一點;逼自己外出吃午餐,然後到附近公園快步走兩圈;晚上倒垃圾趁機在社區晃晃,加一加,一天就可運動40分鐘。3吃粗食、多蔬果美國農業部營養研究中心發現,選擇含有豐富水溶性纖維與不可溶性纖維的食物,可以降3~7mmHg血壓。JNC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