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/徐碧華、黃依歆】 2009.04.16 02:47 am 健保是社會保險,理應全民負擔,但是保費重擔最終卻落在勞工身上。記者曾吉松/攝影 從有薪資調查以來,台灣的固定月薪(經常性薪資)從來都是正成長,今年可能會打破紀錄,首度「倒退嚕」。加掛在月薪上的負擔超重,雇主支出的健保、退休金等,法定費率已超過月薪20%,碰到經濟大衰退,伴隨大失業潮,薪資開始往下落。經常性薪資 今年倒退嚕工業和服務業今年1月經常性薪資倒退嚕,減為3萬5,130元,較去年同月下跌4.63%,跌回四年前的水準。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說:「跌幅之大前所未見。」民國70年代以前,薪資的成長率跟得上經濟成長率;民國80年代,經常性薪資進入低成長,經濟維持中度成長,在這個時期政府開辦全民健保;進入90年代,薪資接近零成長,即使93年經濟成長率達6%以上,當年度的薪資成長率仍不及1%,幾年前政府推出勞退新制;今年看到薪資負成長了,勞保年金元旦開始實施。如今的薪資負擔較十年前多很多。甲的月薪合計一年50萬元,但這不是雇主的成本,雇主要另繳健保、勞保、勞退新制、勞退舊制、就業保險費等,雇主僱用甲的成本近59萬元。等到勞保費率提高到12%時,成本會加到近61萬元。預扣近27%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