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 編譯/Lene (AOL) 於 2008/09/29 - 15:10 發表
(AP Photo/Daniel Roland)
食品的營養成分通常都標示在外包裝的「營養標示」上,看來非常清晰明白。正如買家具要研究它的材質與功能是不是有符合自己的需求,當你想要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時,你更需要研究食品的關鍵成分。尤其現在隱藏這麼多潛在的有毒食品原料,今天安全可食的,難保明天變成有毒的原料,所以大家看營養標示可得看仔細一點,為了減肥只看熱量是不夠的...
以下是幾個營養標示上常出現的成分說明,了解它們之後,你看營養標示的時候就不需要靠自己瞎猜囉。
份量 (Serving Size):這是所有營養成分計量的基礎。有時每份的營養含量,不等於每包裝的營養含量。比如說,某一份食物含有3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,而每包裝含有兩份,那麼要是你把一包裝的食物全部吃光光的話,你就等於攝入了6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。
每包裝含幾份 (Serving per container):即便是小包裝的食物,也常常包含一份以上。是不是感到很驚訝呢?這是最容易被消費者忽略的部份,因為底下的各種營養成份(與各種不營養成份)都是以「一個份量」為單位,要是妳只看表格,沒看「Serving per container」,就會誤解每一包餅乾的熱量並不多...
--(每份量分隔線,食品標示的成本表都是每份量為單位,不是每包裝喔) --
總熱量 (Total Fat):這邊請注意,如果妳買的是「低脂食品」,其「每份量」的脂肪含量必須低於3公克(包含3公克)
膽固醇 (Cholesterol) :這項標示只有在動物性食品中才會找到。提醒:你一天的膽固醇攝取量必須低於200毫克。
鈉 (Sodium):鈉的來源就是鹽了。鹽的這部份會導致血壓升高,並且讓體液滯留,引起水腫。
總碳水化合物含量 (Total Carbohydrate) :包含所有的醣類、澱粉以及纖維。
糖 (Sugars) :「不添加糖 (No Added Sugar) 」表示在食物的製造與包裝過程中完全沒有添加任何糖分,可是這並不代表食物完全不含任何糖分;同樣的,「不含糖」也不是真的完全不含任何糖!只要食品中每份的糖含量低於0.5公克(包含0.5公克)就可以被視為不含任何糖分。而且,他們可能依然含有醇類(sugar alcohols),例如作為人工甘味劑的山梨醇(Sorbitol)和甘露醇…等等。
纖維 (Fiber):良好的食品每份應該最少含3-5公克的纖維,營養師建議每人每天攝取大約25-30公克。
每日建議攝取量 (Percent Daily Value):這顯示在每日2000卡路里的飲食中,這份食物發揮了什麼獨特的影響力,它所建議的攝取量有助於大部分人維持健康體重。但是,要是你的總卡路里攝取量跟一般人不一樣(像是菲爾普斯每天就要攝取12000卡路里),那麼這裡所建議的攝取量可能就不適合你。
原料 (Ingredients):這裡列出的原料按照重量來排列,從最重排到最輕。如果糖、精製麵粉以及不健康的脂肪率先出現在原料清單上,那麼你最好避開這種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