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2/22 | 作者:姚儀敏
「天下文章一大抄」,這句話聽起來刺耳,同時包含著很大的揶揄成分,如果有作家膽敢在讀者面前承認這個事實,那他的作品恐怕沒人要看了。
「抄襲」對創作者而言一向被視為大忌,畢竟拷貝出來的東西價值遠不如原創,君不見一知名作家,最近在出新書時驚爆疑似抄襲風波,不就弄得滿頭包?雖說作者強調自己的文字都是親手撰寫的,仍會讓讀者感到錯愕。
先不管是否作者助理疏忽而忙中有錯,實在是因為創作市場盜版仿冒的情形「罄竹難書」,用「天下文章一大抄」來形容這種東拼西湊、抄來抄去的現象並不誇張,因此才會掀起軒然大波,當然也因他是大作家之故,這是附帶一提。
前文提到「創作」須從「模仿」入手、「模仿」是進步的捷徑,但必須有個前提:「鼓勵模仿,並不等於鼓勵抄襲」!
「模仿」和「抄襲」還是有差別的:「模仿」目的在於學習如何架構文章與正面思考,而不是像電腦一樣完全的複製;「模仿」容許自我創意的加入,而不是別人說一句,我們就跟著說一句。
那種「學話鸚鵡」似的行為叫做「抄襲」,「抄襲」的過程,讓真正的自己變得模糊不清,找不到獨特性。
很多「抄襲」源自於擔心自己寫不好,尤其當你寫了半天,發現別人早就寫過類似的東西,而且寫得比你還好,不免氣餒。不過切記:這個社會並不缺乏好的文章,只缺乏不一樣的文章,我們在「模仿」之餘若能轉化成自己的養分,從「模仿」中發掘創意,應可避免因「抄襲」而失去獨特的風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