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2/15 | 作者:姚儀敏
「寫作」乃語文表達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環,因為文字的運用是一種綜合訓練:既是有形的語文表達訓練,更是無形的思維邏輯訓練!
寫作的好處多多,不只提升了個人的表達、溝通、組織和推理能力;同時,經由寫作過程還可自我反省、抒發情感,算是另一種心理溝通、對話與治療。不知你有沒有發現:經常寫作的人,觀察力似乎比較強,對人事物的體會、感受、欣賞能力也較常人為高,因此人生似乎更加豐富多采!
《寫作小撇步》專欄希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,配合實際經驗告訴大家如何修習這門課程,同時也整理出常用的實例,讓讀者從點、線、面多元的提升文字技巧,展現出令人激賞的成績。台灣有句俚語:「江湖一點訣,講破無價值」,說明了任何技藝都有偏方,寫作也不例外,你不妨參考看看!
模仿也是一種學習
寫作真的毫無秘訣嗎?倒也未必!
有人問一位知名的詩人說:「怎樣才能把詩寫好?」這位詩人反問他:「那你讀過幾本詩集了?」
詩人強調的是:「想寫出好詩,要先讀過大量的好詩。」同理可證,想寫出好的文章,要先讀過大量的好文章!
所以才有這麼一種講法:「創作起源於模仿」。很多作家都歷經過「模仿、整合、原創、更新與再突破」的循環過程。《文心雕龍》作者劉勰曾言:「操千曲而後曉聲,觀千劍而後識器。」正所謂看多了、聽多了,功力自然大增。
沒錯,寫作和練書法一樣,都是從臨摩進而發展出自己的風格,一個寫作者要完全建立風格,絕非三朝兩夕就能一蹴可及的。因此不必把「模仿」視為毒蛇猛獸,任何文藝的起始都源自於「模仿」;同樣的,文字創作者的學步之初也都源自於「模仿」。從另一角度看,「模仿」不啻是一種「學習」!
至少,當你讀慣了好作品,雖不見得就會寫,但眼界自然比較高一點,你會用心觀摩作者如何陳述一件事?如何描寫人物性格外貌、布局伏筆、景物場面等等,包括他用什麼手法、典故?這樣的寫法又產生什麼樣的效果?這都對自己的寫作有幫助。
初學寫作的人,只要你肯痛下苦功,找些膾炙人口的作品當作範本,讀多了,自然就能學會怎樣組織、布局。「閱讀是寫作的基礎,寫作是閱讀的延伸」,從書籍、報章雜誌、網路中多方面取材、吸收,日積月累,寫作的功力也會提升不少。
不過要注意的是,既是「創作」,可不能光靠模仿或抄襲,作家一旦被踢爆抄文,不但斯文掃地,更會失去支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