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濟日報╱社論】 2009.04.24 03:56 am
在全球經濟一片蕭條之中,各國之間已逐漸顯現不同的景象。台灣今年的成長率必負無疑,但官方與許多民間研究機構還十分樂觀地預估,大約負成長3%左右。不過國際貨幣基金會(IMF)就不客氣地指出,台灣將負成長7.5%,在四小龍之中僅勝過新加坡。然而中國大陸的成長率則看法分歧,儘管IMF的預測值下修為6.5%,但除了官方努力要保八之外,若干機構如高盛則樂觀地認為會在8%以上。
當然,經過半年來金融海嘯的洗禮,全世界的預測機構都出盡洋相,經濟預測幾可以一夕三變來形容,用拇指法則來揣摩都可能更為準確;不過從這些善觀風向的預測機構的口風中,也可以看出一點趨向:對大陸景氣的判斷要樂觀得多。
兩岸之間在金融海嘯期間的表現,原本是唇亡齒寒的最佳例證,而其始作俑者正是中國大陸揠苗助長的「騰籠換鳥」政策。如今似乎此消彼長,其中應有些端倪可供玩索。我們認為藉提振消費救經濟的不同做法,就是最好的觀察樣板。
首先高喊激勵消費救經濟的,無疑是海峽此岸,回溯到去年6月首先大聲疾呼的本報社論,更可目為全球先聲。
只不過馬政府視若無睹,直到去年11月眼見主計處即將發布第三季經濟衰退的噩耗,才急就章地推出消費券政策。
由於大手筆一擲837億每人發3,600元消費券,時機又選在農曆年家家戶戶採購年貨的高峰,一時間掀起一場有如嘉年華會的歡樂氣氛,及時拯救了原本可能垂頭喪氣的團圓佳節。這樣的熱鬧景象也喧騰國際,港、日、中等都紛紛主張跟進。但除了像放一場超大煙火剎那間製造的歡樂氣氛之外,消費券政策整體而言是失敗的。
最近針對2萬多民眾做的抽樣調查,五成將消費券用在原本要買的東西上,完全沒有乘數效果;今年1、2月的消費調查,也發現消費未見多大起色。原因早在去年6月我們已明白剖析:第一,全面發放,所得寬裕、存款不知如何動用的家庭,絕大多數不會因而新增消費。第二,發消費券,但未配合促銷某些國產財貨,不僅不能聚焦,而且許多耗費在進口商品上。第三,消費券未搭配部分自付,因而總消費不易擴大。本報社論當初建議,至少50%自付,將消費額加倍;同時配合太陽能熱水器、光電板等,與國內廠商協商打折優惠,正針對這兩者。
事過境遷,當然我們無法堅持當初的建議必定可行而有效。但就在近幾個月,當對岸高層發現經濟惡化程度遠高於預期,而且保持經濟與社會安定的起碼成長率,8%,可能無法守住,乃大力提振經濟。人民幣4兆元的振興方案固然震撼全球,但跟我們的四年5,000億一樣,多半中看不中用;因為大型公共建設前置作業期太長,遠水難救近火,要幾年後才在錯誤的時機見效。不過與此同步推出的家電下鄉、汽車下鄉,則大獲成功,不但充分發揮擴張國內需求的作用,連台灣都得附驥尾,讓面板業、IC設計沾了不少光。
不過,認真推究,這正是我們所建議的激勵消費的變化版:第一,補貼對象是選定的窮鄉,其邊際消費傾向高於一般省份,乘數效果最大;第二,補貼只到20%上下,欲購買家電、汽車者,還要從積蓄中自付八成左右,因而總消費會擴大到五倍之譜;第三,補貼商品基本上是國產的家電、汽車,對農村居民多屬新增消費;支出的標的集中,對國內產業有立竿見影的激勵效果。
由此觀之,海峽兩岸這兩個樣板,一正一負;當馬政府思忖再發一次消費券時,請以此為鑑。
【2009/04/24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